10月25日,2022全球移動寬帶論壇正式召開,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于會上表示:截至2022年10月,全球5G用戶已達7億。但是,前幾日,國內三大運營商才發布數據,合計國內5G套餐用戶數已破10億了。
7億與10億差別很大,而且一個是統計全球用戶數據,一個是國內的數據。為何會出現這樣的差異?到底哪個才是真正的5G用戶數?
為何會出現這樣的差異?
首先,看看華為的說法。
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的描述是這樣的,他說:“截至2022年10月,全球已有230多家運營商推出了5G商用服務,共部署了300多萬個5G站點,5G用戶達7億。”
從這個話的重點是“5G商用服務”,也就是說,華為統計的是已經在使用5G服務的用戶(入網且使用了的),全球已經達到7億戶。
其次,看看三大運營商的說法
近日,三大運營商公布了第三季度的數據,按其數據計算,截至9月30日,中國5G套餐用戶數已破10億。
其中,中國移動5G套餐用戶數約為5.57億戶,5G網絡用戶(當月使用過5G網絡且月末在網的移動客戶)達到2.92億戶;中國電信5G套餐用戶數量約2.51億戶;中國聯通5G套餐用戶累計達到2億戶。
不過這里的重點是“5G套餐用戶數”,換言之,就是有10億部手機申請了5G套餐。但是,至于這些人開沒開通5G網絡,甚至有沒有換成5G手機,都沒有排除開。
因此,可以總結一下,華為和三大運營商統計的5G用戶數量,本質上是有區別的,當然會產生差異。
哪個才是真正的5G用戶數?
單單從數據統計來說,兩者統計的數據都是正確的,也都屬于5G的“用戶”。只不過,兩者統計的方式方法不一樣,所以呈現的數據值不一樣而已。
先看三大運營商的統計,算的應是加入各自的套餐內的手機號碼,至于是不是一用戶占多個號碼,是不是在使用5G,都不去計較了。
但是,這個數據的占比值,卻很真實。移動、電信、聯通三家移動客戶總數,分別是9.74億戶、3.90億戶、8.42億戶,合計22.06億戶,5G套餐用戶總數約10.8億戶,占比約是45.7%。
簡單按照數據統計來算,45.7%比例代表著,2個人都有可能遇不到1人用5G。而且,有人辦寬帶送的幾個5G套餐號碼,有人辦的是5G套餐但還是4G手機,這些沒開通使用5G網絡的,再排除一下,5G實際用戶數又得減少。
幾經折算下來,三大運營商的實際5G用戶數量,估計在5億以內。
再看華為統計的全球5G用戶數,很大概率就是已經使用5G服務的用戶,而且很有可能是按照人的數量計算的,而不是號碼數量。其實,這么做也很簡單,現在入網絕大部分都要實名制的,很好統計的。
按照華為統計的全球7億,國內差不多可算4億多(與三大運營商基本一致),那么國外占2~3億。因為,截至2022年10月,全球共有5G基站300多萬個,而國內就接近200萬個,占比近三分之二,且商業化最早最快。
這樣一看,其實兩家統計數量都是準確的,只不過,華為統計得更為精準、明確,三大運營商給出的數據,更為籠統點而已。
結束語
其實,現在用“5G套餐用戶數”這個詞,確實不夠精準。如果說,之前使用這個詞匯,是為了鼓舞產業對5G的信心而創造的,那么,如今5G正在從規模商用期躍升到高速發展期,是不是該換個表述方式了?
統計出簡單、明了的數據,其實對于運營商來說,不是難事,難就難在愿不愿意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