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18日在歐洲議會表示,與中國的關系“太重要了,我們必須制定自己的對華戰略和原則”。這也是她近期訪華后首次就對華關系表態。
“歐洲新聞”報道稱,18日,歐洲議會就對華關系展開辯論,馮德萊恩在演講中說:“我相信我們能夠,也必須開辟出我們自己獨特的歐洲方式,這也為我們與其他伙伴的合作留下了空間。”“歐洲新聞”認為,后半句話顯然回應的是馬克龍訪華后的“戰略自主權”表態。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
馮德萊恩說,訪華期間她強調歐盟并不希望切斷同中國的經濟、社會、政治和科學合作,但雙方迫切需要“在透明、可預見和對等的原則上推動關系再平衡”。她認為,未來歐洲對華戰略的核心必須是“經濟去風險化”。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分析認為,歐盟成員在對華政策上有不同看法,一些成員不愿與中國為敵,但也有一些歐盟成員在安全問題上緊跟美國,這造成歐盟對華戰略的分裂。“歐盟試圖推動新的聯合對華戰略,但這種新戰略估計很難讓美國開心。”CNBC評論稱。
CNBC稱,許多歐盟領導人發現,要想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與中國進行對話至關重要。這與美國的觀點截然不同,因為美國官員認為與北京完全分離——即所謂的“脫鉤”——才是最好的辦法。對歐洲而言,他們需要的是降低和規避風險,而不是完全脫離中國。
18日,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也在歐洲議會上發表講話。他強調,“我們處于競爭模式,但我們必須繼續與中國對話。”(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李達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