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舉辦2025年度漁業“三新”成果應用推廣活動
時間:2025-04-17 08:29 來源: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
為推動漁業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促進漁業科技成果轉化落地,2025年4月14日,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和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在福州市舉辦漁業三新成果應用推廣活動。福建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檀云坤出席活動并講話,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王金福會見參會重要嘉賓,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站長韓剛和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局長顏志煌分別致辭,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少軍、薛長湖分別作主旨報告。


檀云坤在講話中指出,福建海洋經濟發展基礎堅實、優勢明顯、前景廣闊。福建近海水養殖產量、深遠海養殖規模、水產品出口額、人均水產品占有量等多項指標均居全國首位,海洋經濟已成為福建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立足新的起點,福建將堅定不移實施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持續優化創新創業創造環境,全力做大做強海洋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扎實推進一批重大項目落地見效,加快塑造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優勢,努力在全國海洋經濟發展大局中展現福建擔當、貢獻福建力量。
韓剛在致辭中指出,發展漁業新質生產力,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實現深度融合才能促進漁業高質量發展。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承擔著建設“海上福建”、推動海洋經濟與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任務,在水產科技和產業發展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很多工作都走在全國前列。總站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秉承“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原則,與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建立全面、長期、穩固的戰略合作關系,助力打通漁業科技成果轉化落實到產業應用的“最后一公里”,為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持續動能。
顏志煌在致辭中指出,福建省要強化海洋漁業科技力量統籌,整合全國頂尖科研力量和優勢創新資源。要推進與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戰略合作,集中發布一批前沿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共建國家級水產良種中心,深化“海魚陸養”閩寧漁業協作樣板,拓展南北接力海水養殖新模式等一批高質量項目,賦能海洋漁業全鏈升級,帶動科技創新成果加速轉化落地,為全省乃至全國發展大局作出新的貢獻。
在主旨報告環節,劉少軍院士以《魚類良種良養良銷》為題,聚焦魚類遺傳育種,分享了合方鯽等優質魚類育種成果,并強調生態養殖模式創新,提出通過“良種+良養+良銷”全鏈條創新提升漁業競爭力。薛長湖院士以《海洋水產品加工的發展趨勢》為題,分析了海洋食品加工的高值化、綠色化趨勢,指出當前水產品加工領域存在的品質參差不齊、技術創新不足等問題,并分享了團隊在生物加工、營養功能化加工、冷凍保鮮技術等方面的創新成果。
活動期間,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還推介了漁業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2024年度優秀科技成果,發布了2025年重點推廣水產養殖品種和重點推廣水產養殖技術;結合福建漁業發展現狀與技術需求,3家漁業“三新”成果研發單位介紹了羅氏沼蝦、三倍體牡蠣和智能投飼裝備等成果,6位行業專家分享了水產良種、設施漁業、智慧漁業等領域最新進展。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發布了《海洋與漁業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推介目錄(第一批)》和《福建省水產養殖種質資源種類名錄》。
本次活動以“現場+網上直播”的形式召開,來自國內涉漁高校、科研院所、省級水產技術推廣機構和漁業企業代表及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執法總隊負責同志,各市、縣海洋漁業主管部門負責同志共300余人參加活動。【評價與示范處供稿】